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时间: 2025-08-08 02:41:45 | 作者: 安博体育买球7月份,国家能源集团完成发电量12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刷新单月发电量历史纪录,煤电、风电利用小时领先可比企业。7月以来,全国气温热力值拉满,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四次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江苏、山东、广东等19个省级电网负荷46次突破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国家能源集团电力产业坚持把能源安全保供作为强而优转型的基础,各级党组织积极做出响应号召,广大干部职员战高温、防洪涝、消隐患、保安全、稳供应。各单位狠抓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施,强化设备可靠性管理提升。结合汛期、高温等天气叠加特点,加强重大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为机组高负荷、长周期稳定运行筑牢安全屏障。各单位立足实景实战,持续强化应急体系建设。广东、浙江、福建等区域企业迅速迎战“丹娜丝”“韦帕”“竹节草”等台风天气,京津冀等区域企业有效应对突发暴雨洪涝灾害,确保了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国家能源集团电力产业坚持向市场化运营转型,各单位“风光水火”锐劲发力,实时负荷连续攀高,最高负荷达1.85亿千瓦,刷新历史纪录。各单位聚力攻坚高温高负荷黄金期,以全面对标提升管理效能,充分的发挥一体化运营优势,研判电力市场趋势,加强电网负荷前瞻性、科学性预测,强化内外沟通协调、协同联动,全力以赴抢发电。7月份,国家能源集团日发电量连续16天超40亿千瓦时,7月28日发电量达42.7亿千瓦时,创今年以来单日发电量新高和迎峰度夏历史上最新的记录。此外,国家能源集团电力产业主动识变应变,全方面提升经营管理上的水准,有效应对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切实提升市场竞争力。推进产业全面对标,完善电力经营销售体系,加强市场供需形势、电价水平、政策导向等研究,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制定差异化经营销售的策略,充分挖掘省间现货交易空间。水电企业精准预测来水,优化梯级电站联合调度,做到水尽其用;风电、光伏企业抢抓夏季风力、光照资源窗口期,提升发电功率预测准确度,抢抓一切有利时机多发满发。7月份,清洁能源发电同比提升18%,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风电、光伏利用小时数均位列行业第一。
近日,河北承德兴隆县遭遇持续强降雨,部分地区道路断裂、通讯中断,群众受困。汛情就是动员令,险情就是冲锋号,中国电建党委格外的重视,第一时间作出部署,积极做出响应当地政府紧急求援,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设备赶赴一线,全力投入道路抢修、淤泥乱石清理和消杀工作,为灾后恢复重建奠定坚实基础,以实际行动彰显央企责任与担当。在当地通讯初步恢复后,中国电建迅速从北京、雄安调遣专业突击队,与当地突击队联合组建了一支595人的抢险队伍,围绕维系民生的“水、电、路”三大核心开展昼夜抢修。队员们顶着风雨,蹚着泥泞,奋力清除道路塌方,抢通受阻的干线;紧急修复受损供水管道,保障村民基本用水需求;争分夺秒架设临时供电线路,让重返灾区核心北坎子村恢复电力。洪水过后,一些村民院落大门被挤压变形,门后淤泥深厚,房屋之间道路狭窄,大型机械无法深入。突击队员们配备铁锨和洗地工具,采取人工推移方式,将淤泥铲至自卸农用车上再往外运,清洗整理干净一户人家就需要四五个小时。8月4日清晨,中国电建接到当地政府求援电线台应急车辆,组建党员突击队与青年突击队,兵分四路,驰援思家岭、赵北沟、罗圈厂以及六道沟等村庄,承担山体滑坡和路障清理任务。由于暴雨冲刷,这些村庄的道路被淹,路面堆积着大量积石、倒伏树木、断枝及各类杂物,严重影响了救灾物资运输和村民出行。突击队成员采取多点突破、分段推进的方式,连夜开展塌方山体清理工作,全力抢通道路、疏通沟渠。在抢通“生命通道”的同时,现场救援队紧急清除河道淤塞,保障泄洪通道安全;填筑加固受损道路路基,为交通恢复创造条件;清理主干道上的障碍物,打通关键运输生命线;奔赴山体滑坡现场,移除土石方并防范次生灾害。大家人机不停、奋战不息,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坚强防线
8月5日,武汉投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凯一行到武锅能源调研,了解公司上半年运营情况、重点工作推进情况、下半年工作安排以及“十五五”发展思路,听取职工群众对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意见建议。周凯现场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强调要通过智能化生产改造,逐步的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要逐步明晰转型发展思路,撬动资本加持,强化科研助力,提高装备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随后召开的调研座谈会上,周凯对公司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针对公司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围绕冲刺全年目标和转型发展工作,提出了具体实际的要求。1、咬定目标,全力冲刺。公司要跳起来摘桃子、跑起来争位次,以“策马扬鞭”的紧迫感,快速推进各项经营工作,充分激发自身潜力,以钉钉子的精神,全力以赴冲刺目标任务。2、开拓视野,求新求变。公司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拓展“第二曲线”的关键时期,必须大胆解放思想,破除思想坚冰、跳出思维定势,用新思维、新方法、新举措开创新局面。3、认真谋划,精准发力。要勇于跳出舒适区和固有模式,加快传统业态创新突围,战略上要“看得远”,规划上要“谋得实”,经营上要“算得细”,执行上要“抓得紧”,敢想敢试敢干,为转型发展精准发力。4、立足主业,加强创新。要先立后破,进一步加大对科学技术研发工作的持续投入,通过深化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吸引优秀的科研人才加入科学技术创新团队;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研发工作,确保研发成果落地见效。5、抓好管理,确保安全。要强化合规审核、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协同联动机制,形成全域风险防控网络,切实维护企业健康发展。当前高温天气下,要高度关注一线员工防暑降温,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守住公司发展的安全底线。武汉投控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工会主席池源,党委委员、总会计师宋汉杰,副总经理艾娇、黄思,集团相关部室负责人,武锅能源领导班子成员参加调研。
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与盐城市委市政府共同举办的“逐绿向新电靓未来”服务盐城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发布会在盐城大丰召开。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谢永胜,盐城市委书记周斌出席会议并致辞,这场盛会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盐城绿色低碳发展的层层涟漪。在绿色发展的时代浪潮中,能源的绿色低碳转型一直是关键命题。自去年盐城与国网江苏电力签署共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双方取得了一系列互利共赢的标志性成果。盐城将深化电力体制机制改革,鼓励经营主体参与示范区建设,共同树立新型电力系统示范标杆,这展现了盐城在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上的坚定决心和积极行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电网企业的重要使命。国网江苏电力将立足主责主业,打造风光资源开发、科技自立自强、企业绿色用能、政策创新突破“四个示范样板”,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服务江苏碳中和,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新动力。这不仅体现了国网江苏电力的战略眼光,更彰显了其在绿色发展领域的责任与担当。在盐城期间,谢永胜赴国网海上风电技术实验室大丰研究中心调研,并提出以系统思维破解新能源规模化发展困局的重要思路。加强海上风电与分布式光伏协同规划研究,统筹解决新能源开发和消纳难题;探索V2G技术与多元储能系统的深化应用,建立适应海量新能源接入的电网架构。这为盐城乃至全国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先行示范经验。国网江苏电力与盐城的合作,是一场绿色发展的双向奔赴。发布会各方揭牌成立盐城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签约组建微电网联盟,发布了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能碳管理等平台建设成果,交流了盐城零碳园区建设情况,一系列举措为盐城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实践经验。这些创新成果的背后,是国网江苏电力对科技的重视和对绿色发展的执着追求。由此,我们要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那样,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为盐城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而盐城则为国网江苏电力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未来的发展中,相信国网江苏电力将继续与盐城携手共进,逐绿前行,共同谱写绿色低碳发展的新篇章,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盐文)
在新疆的广袤戈壁上,某露天煤矿正书写着能源建设的壮阔篇章。作为“疆电外送”第三通道、“疆煤外运”的重要煤源保障,这座东西长约9.54公里、南北宽约10.77公里的巨型煤矿,年产能达4000万吨,是新疆能源战略布局中的关键一环。而在这片气候严苛、工况复杂的矿区,山推SKH135-X甲醇增程宽体自卸车凭借硬核实力,成为了重载运输的“明星选手”。极端工况下的“硬核考验”该煤矿的施工环境堪称对工程设备的“极限挑战”:年平均降雨量仅34.4毫米,风沙粉尘肆虐,夏季最高温达40℃,冬季则骤降至-30℃。矿区道路坡度约8度,运距6.5公里,远超常规轮胎的额定范围,且采用2班倒作业模式,车辆日均工作时长高达21小时,还需面对100-110吨的超载运输任务(额定载重90吨)。“这里的活儿,不仅要扛得住,还得跑得快。”施工方的负责人坦言,设备的油耗成本、出勤率和运输效率成为重中之重。创新方案破解多重难题面对重重挑战,山推给出了“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燃料革命降本50%:依托矿区甲醇资源丰富的优势,山推联合潍柴开发的SKH135-X甲醇增程技术,直接将燃料成本砍半,每年为客户节省巨额开支。超强配置扛住重载:搭载480/95R29巨型轮胎,承载力远超标配型号,完美适配长距离超载运输;提前储备易损件,让设备“坏了能秒修”,出勤率稳定在93%以上。动力强劲效率飙升:增程混动技术加持下,重载上坡平均速度仍能达到13km/h,每班比传统车辆多跑1-2趟,运输效率肉眼可见地提升。机手与客户的真实反馈“驾驶室密封性绝了,风沙再大也不怕,座椅坐着舒服,跑一天腰不酸。”常年奋战在一线-X赞不绝口,动力强劲、操作流畅的体验让高强度作业也轻松了不少。客户则更看重实际收益:“对比柴油车,这30台甲醇矿卡一年能省出一大笔钱,而且稳定性很高得很,从没掉过链子,完全能跟上我们多拉快跑的节奏。”从极端环境到高效施工,山推SKH135-X甲醇增程宽体自卸车用实力证明:创新技术不仅能适应复杂工况,更能为客户创造实打实的价值。未来,山推将继续以“更智能、更绿色、更高效”的装备,助力能源建设再提速!
近日,山推装载机凭借卓越性能与可靠品质,正式参与到西藏新能源建设中。其中,L76-G、L98K-G装载机已顺利抵达西藏,沿雅鲁藏布江电力工程河流沿线,投身于新能源风电场及发电场的建设工作。此项目的建设对于该地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意义。延雅鲁藏布江电力工程沿线的新能源风电场、发电场建设,是西藏新能源发展的关键布局,将为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稳定的能源支撑。其中L98K-G装载机搭载的“潍柴发动机+ZF310双变+ZF3125湿式桥”黄金动力链,不仅实现了高效传动与超低噪音,更带来15%以上的显著节能。高达33,000kg的操作重量与286kN的强劲牵引力,赋予其充沛的动力储备,确保重载作业强劲且稳定。9.5吨的额定载荷配合超长续航能力,持续保障装载作业的高效运行。山推装载机此次批量进藏参与建设,是对其产品性能的高度认可。山推L76-G、L98K-G大吨位装载机凭借高原复杂工况的强大适应能力、高效的作业表现和稳定的设备性能,能够在雪域高原的特殊环境下从容应对各项工况,为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坚实保障。山推将持续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国家重大工程发展贡献力量,在西藏高原上书写绿色发展的精彩篇章。
近日,以“山推服务・用车无忧”为主题的2025客户关爱行江苏站真正开始启动。这场盛夏时节的服务行动,正为江苏地区的山推施工设备注入“强心剂”。此次关爱活动中,22名服务精英将驾驶20台服务车辆,深入江苏近百余台设备施工现场,开展为期四个月的“夏日送清凉”巡检。山推将联动区域代理商,聚焦设备工况监测、售后需求响应及配件保障,全方位解决客户实际难题,为夏季高强度施工筑牢保障防线。首站常州,服务团队顶着40℃高温与突发暴雨,为某客户的7台油装、电装设备做全面“体检”,重点排查动力系统、空调性能等核心部件,并提醒保养周期与备件储备。“山推产品值得拥有!”该客户对设备性能与服务赞不绝口。从烈日炎炎到风雨无阻,山推服务团队始终以专业守护设备运转,用行动筑牢客户信任。未来,山推将持续深耕“用心服务每一程”的承诺,与客户携手共赴征途,让“用车无忧”的体验遍布每一处施工现场。
近日,河北沧州电视台对山推道路一体化智慧施工设备做了重点报道,让这一创新成果走进了大众视野,山推道路一体化智慧施工产品以其卓越的性能,改变了人们对道路施工的固有印象。在清表阶段,山推的DH17-Gi2推土机以其强大的动力和高效的作业能力,快速清理了施工场地表面的杂物和植被,为后续施工打下了坚实基础。随后,在原地表压实阶段,SR26H-Gi2单钢轮压路机凭借其先进的压实技术和精准的控制管理系统,确保了地表的平整和密实。进入精平阶段,SG19-Gi2平地机以其高精度的平整作业,使施工路面达到了理想的平整度,大幅度的提升了实施工程质量。在灰面压实/收面阶段,SR26H-Gi2单钢轮压路机再次上阵,以其出色的压实效果和收面质量,为后续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智能算法,智慧施工产品能实时监测施工进度和质量,自动调整实施工程的方案,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达到最优状态。而且,操作人员只需在远程控制中心进行简单操作,就能指挥设备完成复杂的施工任务,大幅度的提升了施工的安全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道路建设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山推道路一体化智慧施工产品的出现,无疑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之举。未来,山推将继续秉持“让施工更简单”使命,推出更多高品质、智能化的工程机械产品,引领行业发展潮流,为基础设施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近日,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研制的中国石油集团首台电加热炉在兰州石化公司甲乙酮装置上成功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兰州石化甲乙酮装置热媒炉电气化改造项目是兰州石化推动“双碳三新”发展理念的科研创新项目,也是中国石油集团节能减排、提升电气化率的示范项目。该项目针对甲乙酮装置高温热媒炉进行电气化改造,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我所研制的电加热热媒炉热效率达98%以上,较改造前提高6个百分点,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同时二氧化碳减排3500吨/年,使甲乙酮装置电气化率提升11%。兰州石化专家评价,该炉的成功运行,为石化行业推进绿色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电气化改造经验。
在瞬息万变的电子制造领域,精度不仅重要,而且不容忽视。从微型芯片到复杂的电路板,当今电子设备的性能取决于按照精确规格加工的组件。这正是数控磨床发挥作用的地方而在ANCA,我们对精度颇有研究。以下是高品质数控磨床成为电子制造商必备设备的原因:微观的精度电子元件通常极其微小,其所需的精度级别只能以微米来衡量。配备先进自动化和控制管理系统的数控磨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这种严格的公差要求在规模化生产中提供较为可靠且可重复的精度。这种精度对于确保设备正常且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在ANCA,我们的使命是设计出即使在大批量生产环境中,也能保持这种精度水平的机器。驾驭复杂几何形状电子领域使用的许多零部件如连接器、轴和微型齿轮都具有复杂的形状和表面。数控磨床具备灵活性和能力,可生产各种复杂的几何形状,从超薄轮廓到完美的表面光洁度。但这不仅仅关乎机器本身还关乎其背后的软件。我们行业领先的ANCA软件使客户能够轻松设计和生产即使是最复杂的工具。这也是我们成功支持电子制造商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效的大批量生产面对波动的需求和快速的产品周期,电子制造需要速度和效率。顶级数控磨床旨在支持高速、大批量生产,其具备多轴加工和自动换刀等功能,可简化操作流程。一款设计精良、品质卓越的工具常规使用的寿命也更长这在规模化生产时显得很重要。内置质量保障电子设备的性能取决于始终如一的高品质零部件。数控磨床通过集成精密测量和检测系统来支持这一点,可监控制作的完整过程的每个方面从尺寸精度到表面光洁度和几何公差。有了这些系统,制造商可以确信每个零部件都符合最高标准。从实现亚微米级公差,到加工复杂几何形状,再到支持大规模生产,数控磨床是电子制造品质的支柱。通过投资像ANCA这样的高性能机器,制造商能大大的提升产量、降低单位零件成本,并满足行业一直增长的需求。
创新发展活力增强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2025年上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作情况综述